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联合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重点和难点科室,对于学生的个体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意义重大,必须做好相关临床带教工作[1-2]。传统的授课教学法(LBL)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现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应运而生[3];为进一步探明两者结合的教学效果,本院根据PBL 和CBL 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特征,建立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模式,包括提出假设→建立假设→收集论据→论证假设→反馈提高→病例分析共分6大步骤,形成了PBL 和CBL 教学结合模式。本次研究选择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间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122 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PBL 和CBL 教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获得了满意的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间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122 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分为LBL 组和PBL+CBL 组,各61 例。两组学生均为首次口腔颌面外科实习,两组带教老师经验丰富、年资相近。PBL+CBL 组,男34 例,女27 例,年龄20~22 岁,平均(21.)岁,专业:口腔医学,学制:临床五年制。LBL 组,男32 例,女29 例,年龄20~22 岁,平均(21.)岁,专业:口腔医学,学制:临床五年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LBL 组采用传统的说教与实践相结合授课模式,由带教老师进行知识讲解、技能示范与说明;PBL+CBL 组在LBL 组基础上增加PBL+CBL 教学法,具体如下

1.2.1 建立教学模式 根据PBL 和CBL 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特征,建立具体的教学模式:提出假设→建立假设→收集论据→论证假设→反馈提高→病例分析,共分为6 大步骤,在实际教学中,可选择一个具体病例,按该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

1.2.2 实施过程 (1)提出假设,并建立假设。教师在颌面外科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以1 例颈部肿物、张口受限病例为典型病例,设计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以3~5 人为1 组,指导学生仔细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检查结果,提出假设,并建立假设,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情进展情况及潜在危险因素,小组讨论,得出最终的讨论结果,提出假设,并建立假设。

(2)收集证据,论证假设。上课期间,针对颈部肿物、张口受限病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标记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知识。课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内分工合作,寻找自己提出假设的证据,学生针对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等结果,小组讨论提出临床诊断结果,分析患者的发病机制,并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将小组讨论结果,整理成讲解材料,制作成演示文稿。

(3)反馈提高与病例分析。课上,小组派代表讲解和演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分析患者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小组汇报完成后,教师针对病例进行正确的解释说明,重点说明颈部肿物鉴别诊断等重要知识点,随后评估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充分肯定,并给予纠错和奖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新得体会。随后,教师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一套病例分析结果,各组各成员上报病例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教学效果评估 两组学生均在临床教学实践结束后,进行学习成果考核,考核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两部分,每部分评分均为0~100 分,总分为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总和,对比两组学生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学习考核得分均值。

1.3.2 教学满意度评估 本院自拟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习氛围及效果、学习积极性及趣味性、理论知识记忆效果、自我素质与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能力改善、临床能力改善、师生交流有效性共七部分,每部分评分为5~30 分,总分为各部分分值相加。预调查显示,该问卷Cronbach α 系数是0.85,各维度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6~0.88,该调查问卷效信度良好。两组学生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结束后,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两组收回有效问卷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