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探索
专科医师是指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准注册,具有从事相应专业活动能力的医务人员。专科医师制度包括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1]。发达国家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建立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它对医师诊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保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2]。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作为口腔医学中的三级学科,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牙外科,也不同于欧美国家的颌面外科,其诊疗范围更宽大,诊疗疾病更广泛,被邱蔚六院士称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3]。然而,由于缺乏西方国家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同时,又要结合我国医疗的现状,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非常重要,也迫在眉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学科,拥有国内口腔医学专业仅有的2名院士,在国际上也拥有较高知名度。该学科拥有最全的亚专业设置,强大的专业团队,协同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初步获得了一系列有效培训的方案、方法,为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1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可靠途径。主要培训模式是“5+3+X”,即在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和进行了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再依据各专科培训标准与要求进行2~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4]。培训应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以参加本专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同时接受相关专业的轮转培训和有关临床科研与教学训练。完成培训并通过结业理论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者,可获得《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2014年,上海启动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成立了培训管理办公室,制定了培训的目标、培训细则、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招收医师均已获得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5]。
2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具备相应的培训条件,通过一定程序被认可,可承担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医师培训任务,是实现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医师培训目标的重要保障。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对培训点的规模、从事疾病诊疗的范围、医疗设备、相关科室或实验室的配套、医疗工作量和医疗质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对于培训点的师资条件也做了详细要求。从人员的配备、专科带教教师与受训人数比例、指导组人员构成、带教教师的条件以及基地负责人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从而保证培训基地软、硬件条件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确保受训医师的培训质量。
3 培训目标及细则
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对受训者进行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提高其对口腔颌面外科学各类疾病的诊治能力。通过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医师培训,使之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操作技能,能正确地运用临床各类外科技术,对临床病例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医师的水平。
专科医师培养以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为主。整个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模块:基础模块和高级模块。基础模块包括牙槽外科、头颈肿瘤、唇腭裂、创伤、畸形整复、颞下颌关节六个部分。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每个受训医师必须完成。每部分3个月,共计18个月。基础模块考核通过后进入高级模块;高级模块为自选项目,受训医师可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申请1~2个具体培训项目,经培养办审核后确定具体轮转模块。高级项目包括:①颞下颌关节疾病与感染;②涎腺、神经疾病;③颌面部创伤;④牙颌面畸形;⑤头颈肿瘤;⑥OSAHS;⑦肿瘤放化疗;⑧数字化外科;⑨种植外科等。每部分内容培训9个月,合计18个月。
4 考核及证书获得
为保证培训质量,根据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时间安排,每学年结束前培训基地或培训医院需组织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临床能力、临床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等六个部分的完成情况[6]。建立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试题库,临床操作技能、病例分析及疑难病例讨论部分由培训学员随机抽取考试题目,进行技能及理论考核;教学及科研能力考评通过汇报答辩形式进行,在结业之前将3年来参与教学、申请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汇报。整个考核由上海市医师协会组织管理,并成立了考核专家库,考核之前随机抽取,保证了整个考核的公平合理。如有受训医师考核未通过,可在下一年度进行补考,而培训周期也相应延长。全部通过考核学员可获得专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